理財一開始都會有焦慮癥,總想知道投入的錢什么時候才會有回報,每時每刻都想知道這一秒的收益有多少……
大家不要懷疑自己,這是很正常的小白投資心理,多多最開始的時候也經歷過。不同的是多多不喜歡每天都被這樣的焦慮困擾,所以會要求自己去做一些投資計算,好讓自己有個心理估算,比如前兩天教大家如何計算最終的投資收益(率)?點擊題目可以回顧:《投資到最后應該有多少錢?》。
通過這樣的計/估算,我們可以適當地調整上一回的投資組合或者做下一輪的投資計劃,爭取做到心里有個譜:-D
那么,問題也來了,有朋友會問投資的回報率要達到哪條線才算合理呢?
對于這個問題,多多今天就來做個回應。
通常我們的投資資產可以分為三類:流動性資產、特定投資資產和保障性資產,下文會針對這三類資產來說說正常的收益范圍。
1、
流動性資產,顧名思義就是流動性強,最好可以隨存隨取、以備不時之需的資產配置。
這類產品一般安全性高,收益率/回報率也普遍較低,如:
銀行活期存款:利率為0.35%,低到沒朋友。最大的優勢是可實現隨存隨取,或者刷卡使用。
貨幣基金:利率一般在3-5%,金融機構缺錢的時候收益會高一些,部分可實現實時到賬,其他的到賬時間可能會滯后一天左右。
國債逆回購:收益率基本上在3%~5%之間,但有時候也會出現10%甚至30%以上的逆天收益率。提醒一下,要有股票賬戶才可以“委托賣出”,比較合適散戶在不炒股/未開盤的時候賺一筆小橫財。
2、
特定投資資產,這一部分的投資產品就比較多了。按照收益率從低到高(對應的風險也由低到高),主要有:
銀行理財:銀行理財的優勢就是安全,但利息就沒什么看頭了。最簡單的定期存款,1年期利率為1.75%,同樣低到沒朋友;其他產品的收益率一般就在4%左右。
國債:3年期年利率3.8%,5年期年利率4.17%,安全性高、流動性差。
票據理財:收益率在3-8%,商業票據會高一些(但風險高,多多一般不建議大家購買商業票據),銀行匯票有銀行背書,安全性就好很多。
信托:收益率在7%左右,中低風險,但門檻很高,100萬起投,而且投資期限比較長,一般要1-3年,流動性低。
P2P:固定收益類產品,收益率在7-20%,主要的問題是平安的安全性。
基金、股票:收益高低視具體品種、市場而言,可以參考早前的文章?《》
3、
保障性資產,也就是保險。一般的個人保障可以分社保+商業保險兩類,這里我們就單純講講商業保險。
保險的功能重在保障(消費型),不過這些年保險公司推出的萬能險、分紅險和投連險都已經超出了這一范疇,帶有一定的理財功能,也就是泛稱的理財型保險。
作為保障性資產,保險理財的流動性比較差,收益和安全性都一般。
雖然多多不贊同大家購買理財型保險,不過循例也是可以跟大家講講這三類險種的一般收益率的。
萬能險,一般是承諾2.5-3%收益率保底的,而平時的收益也就4-5%;
分紅險的年收益率在4%左右;
而不承諾保本的投連險,具體收益得依投資對象和市場而定,會有虧損的風險。
我們在制定理財規劃的時候千萬不能執著于高回報率,還有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去做合理的投資組合,怎么做?多多也懶得重復以前的話了,直接復制之前寫過的,大家可要記住了:
我們在做投資組合時是不會限定在一種或一類產品中的,也就是說我們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制定。
如果你是穩健型投資者,可以考慮80%低風險(貨幣基金)+20%中等風險(票據理財)的搭配:80%×4%+20%×7%=4.6%
如果你是積極型投資者,可以考慮50%低風險+30%中等風險+20%高風險的搭配,如貨幣基金(4%)、信托產品(7%)、P2P(12%):50%×4%+30%×7%+20%×12%=6.5%
具體情況具體安排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