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聯網之后將會迎來怎么樣的革命呢?帶你走進“物聯網”觀看未來
在前面經過幾次產業革命后緊接著就是物聯網革命,此次革命將會改變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物。那今天小編就來帶領大家看一下什么是物聯網?它又那些用處?又會怎么改變我們的生活?
首先我們熟悉一下物聯網的由來
2009年8月7日,溫家寶總理到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考察,提出建設“感知中國”中心。
2009年11月13日,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支持無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(國家傳感信息中心)
1998,MIT的Kevin Ashton 首次提及 Internet of things
將RFID技術與傳感器技術應用于日常物品中將會創建一個“物聯網”,這項技術將帶來人們對機器理解的新紀元
2005,ITU發表 報告 The Internet of Things
物聯網是通過RFID和智能計算等技術實現全世界設備互連的網絡
2008,歐委會的CERP-IOT工程給出新的物聯網定義
物聯網是物理和數字世界融合的網絡,每個物理實體都有一個數字的身份;物體具有上下文感知能力―他們可以感知、溝通與互動。他們對待物理事件進行即時反映,對物理實體的信息進行即時傳送;使得實時作出決定成為可能
Wikipedia(網絡維基百科全書)
所謂“物聯網”(Internet of Things),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,如射頻識別(RFID)裝置、紅外感應器、全球定位系統、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
何為物聯網?
我們看一下這三個層面
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)指的是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,包括具備“內在智能”的傳感器、移動終端、工業系統、樓控系統、家庭智能設施、視頻監控系統等、和“外在使能” 的,如貼上RFID的各種資產、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等“智能化物件或動物”或“智能塵埃”,通過各種無線和/或有線的長距離和/或短距離通訊網絡實現互聯互通(M2M)、應用大集成、以及基于云計算的軟件即服務(SaaS)營運等模式,在內網、專網、和/或互聯網環境下,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,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、定位追溯、報警聯動、調度指揮、預案管理、遠程控制、安全防范、遠程維保、在線升級、統計報表、決策支持、領導桌面等管理和服務功能,實現對“萬物”的“高效、節能、安全、環保”的“管、控、營”一體化。
發展物聯網應該對象這些相關技術。
1、應用技術:云計算技術、大數據技術、平臺服務等;
2、網絡技術:無線通信技術、IPV6技術、AD HOC網絡技術(點對點無線對等網技術)等;
3、感知技術:嵌入式技術、智能傳感器技術、執行器、RFID技術、二維條碼技術等;
物聯網技術應用方面?
物聯網下的生產線
智能物流的發展
v自動化倉庫 §自動檢測物品的出入,向供貨商自動發送訂單 v自動化運輸 §物品上的電子標簽根據后臺系統信息,自動選擇合適路徑 v供應鏈商業模式變化 §用戶直接通過物聯網向商品本身發訂單。用戶不在是向一個生產商定購大宗的商品,而是按照用戶的訂單順序從不同的生產商購買商品
智能家居
智能交通
環境檢測
v“藍藻湖泛智能監測預警及藍藻打撈處理智能管理調度物聯網系統” v藍藻集聚的地點、集聚情況會自動發到打撈人員手機上,打撈船、車以及運藻船第一時間就會趕去處理 v指揮控制室的大屏幕上,能看到采用太陽能板、安置傳感芯片和攝像頭的球狀浮標,獲悉該點的溫度、pH值、氨氮等指標
智慧醫療
v體內智能診斷設備,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診斷,增強康復效果 v生物降解材料的智能設備,能夠檢測體內溫度濕度,防止皮膚問題 v新型個人醫療設備,使得病人在家即可接受醫療,遠程醫療可避免昂貴路費,減少病人的壓力 v家庭中的智能設備,在老人出現意外時發出求助信號
物聯網應用小案例——機場安防。
v浦東國際機場防入侵系統鋪設了3萬多個傳感節點,覆蓋了地面、柵欄和低空探測,可防止人員的翻越、偷渡、恐怖襲擊等攻擊性入侵
物聯網——智能門鎖
溫馨提示:
以上信息僅作參考,客戶保留所有信息(文字,圖片,視頻,以及其它多媒體)等內容修改的權利。最新的內容,以企業官方為準!